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些口径超过二十毫米,但是却需要轮子推无法单兵携带的反坦克武器。

只不过公认的二十毫米是枪和炮的界限,所以二十毫米口径以上的武器就不能算作反坦克枪了,而是应该被叫做反坦克炮了。

而整个二战期间的反坦克枪当中,就只有两款二十毫米的反坦克枪,那就是分兰的拉蒂L39反坦克枪和索洛图恩S18/1000反坦克枪了。

但是因为索洛图恩S18/1000使用的是和巴雷特一样的枪口制退器加枪管短后座的原理,所以可以减轻发射时的百分之七十后坐力。

因此别看其口径达到了二十毫米但是其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却远远低于那些口径在十三,十四毫米的反坦克枪的后坐力。

就比如像最早生产的那种放大版本的毛瑟M1918反坦克步枪虽然口径才只有十三毫米,但是因为没有一点用来缓冲后坐力的设计,故而射击时射手所感觉到的后坐力比二十毫米口径的反坦克步枪还要大。

因此在加大枪口的威力同时如何减小发射子弹时产生的后坐力那就是各国枪械设计师一个十分头疼的问题了。

不过还好的是,枪械设计师们在意达利炮上找到了灵感,没错这里的意达利炮就是亮剑原剧情里面出现的那个意达利炮。

其实这门炮的原型则是发国的1897式七十五毫米野战炮。

在这门炮出现之前,世界上的火炮无一例外都有一个缺点:后坐力导致的炮身偏移。火炮后坐力的存在使得火炮每次发射后都需要重新进行发射前的瞄准校准炮身,这将浪费大量的时间。

而法七十五毫米炮的液压驻退复进机构能有效吸收后坐力,减少时间的浪费,大大提高了火炮发射效率,使火炮射速可达到每分钟十五发以上,远超同时期火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门炮最早发挥则是在1901年对抗义合团时正式亮相后,全世界都为之震撼。当其他列强们还装备着每分钟两发的阿姆斯特朗后膛炮时,发国人就已经在使用每分钟十五发的法75式了,堪称降维打击。

除了在那个年代超高的射速以外,一系列当时的“黑科技”一并造就了它的不凡。法75的液压系统改进于得国的液压气动反后坐装置,同时还采用了一系列当时的尖端科技,包括无烟火药、金属定装弹和螺式炮闩。尽管后来全世界都在跟进、彷效法75式,但彷制品性能仍远不及此炮。

对于什么液压复进其实也很简单,火炮在开火时,火药爆炸的力量不仅仅会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狙击从亮剑逃杀期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全本小说只为原作者星空背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星空背厚并收藏狙击从亮剑逃杀期开始最新章节第四百八十三章:危险的神之试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