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似乎在不经意之间就已经到来了,当人们有所察觉的时候,天气已经很是炎热。

虽然太阳才刚刚升起,小水门外的码头上已是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

生漆、桐油、漆器等等来自长江中上游的货物才刚刚进入码头,却被更大型的平底沙船堵的严严实实。尤其是那些大型的海船,光是装卸货物就需要好几天的时间,实在让人无可奈何。

在各种大型货船的缝隙当中,不时有几条细细长长的快船“加塞插队”。

这些快船倚仗着个头小也更灵活,就好像泥鳅一样钻来钻去,偶尔引发碰撞剐蹭,立刻引来一连串粗野的谩骂之声:“挤什么挤,着急喂会通河的王八么?”???.

那些个钻来钻去的小船挨了骂也不敢回嘴,只是尴尬的笑着继续往前挤,反而引来更多的谩骂……

小水们这边其实就是一个货运码头,真正的客运码头在东北方向上。只是从今年开始,各种乱七八糟的小型客船才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因为会通河已经凿通了,从京城到北平府的水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直达”航程。

早在永乐初年,朱棣就把北平改为顺天府,并且下大力气营建。虽然迁都的说法一直都有,但却并没有几个人当真,毕竟大明朝的京城并非只有一个,就算是再多一个也无所谓,并不算什么大事。

大明朝可以称之为“都城”的地方有个几个,比如说南都开封和中都凤阳,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并没有人把凤阳和开封当成真正意义上的京城。

虽然朝廷一直都在营建北平府,大家还是没有提起足够的重视,仅仅只是认为北平府就是下一个开封或者是凤阳罢了。

但是,对于北平府的营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光是为了疏通大运河就用了好几年的时间。

作为南北交通的水上大动脉,大运河其实早在元朝就已经出现了淤塞严重的状况,北上过了高邮之后大型船只根本就无法通航,进入山东以后甚至屡屡出现断航的状况。虽然自打大明朝开国之后屡屡修缮,但效果……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一直到了近年,朝廷花费无数人力物力,在原有的基础上修缮、疏通了大运河,才终于真正实现了南北两地的无障碍水上交通。

那些贩运南北货物的船只,干脆就做起了揽客的生意,于是水面上了凭空多出来数不清的“泥鳅船”……

这些“泥鳅船”虽然个头不大,但却速度极快。正常情况下,从京城到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我在明朝赚大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全本小说只为原作者何物阿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何物阿花并收藏我在明朝赚大钱最新章节第753章 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