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迹和纸张、织物的古老程度,全都可以作为鉴赏书画类型作品的重要参考指标。

随着时间的流逝,书画上的油彩、墨迹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变化”,比如罗教授说的“龟斑”,其实就是特指墨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出现的“凝结”反应——就是一种非常细微的的开裂现象。

因为国画大多是使用各种墨水,这种“龟斑”并不是十分明显,需要专业人士才能分辨。要是西方的油画的话,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这种反应过程非常的缓慢,至少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会逐渐稳定下来,形成一个稳定的特征。

还有装裱用的织造物,一样会在漫长的时光中出现某种变化,罗教授这样的专家不可能看不出来。

以前拿给罗教授看的那些书画作品,要么就是宋朝的,最次也是元朝的,早已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呈现出鲜明的“古董”特征。但那幅《听瀑图》却是“明朝当代”的作品,至少在陈长生生活的那个时候,这个作者还活着呢。

因为没有长时间的物理和化学反应,直接通过时空之门带回来,才会被罗教授当做是时间比较短暂的“仿品”。

若是陈长生把字画埋在土里,然后再穿越回来挖出,那就不一样了。

“我明白了,明白了。”

“虽说这幅画真的不怎么样,不过上面的印章和落款确实仿的惟妙惟肖,能达到这种地步,就算是仿品也能值个十万八万的了。”罗教授摘下了鼻梁上的那副老花镜,笑呵呵的说道:“今天就说到这里吧,我还有点事情……”

“最近各地都在大搞房地产建设,挖地基的时候挖出来几座古墓,出土了很多陪葬品,政府正在做抢救性的保护工作,我得过去看看……”

“我们送罗教授过去吧。”阿义嘿嘿的笑着:“顺便也开开眼,看看真正的古墓是什么样子。”

就这样,陈长生和阿义二人和罗教授一起,来到了古墓的发掘现场。

这一大片古墓群,位于开发区的边缘地带,因为这一带正在施工,到处都挖的乱七八糟,不远处就是林立的塔吊和正在建设的工地。

一大群年轻的考古工作者,正拿着小铲子、小毛刷清理刚刚出土的文物。

罗教授大致的看了看古墓的总体状况,就忍不住的微微摇头:“从现场的迹象来看,这些古墓大多已经被盗掘过了,就算是抢救性的发掘,估计也没有多大的价值,充其量也就是亡羊补牢而已……”

盗掘古墓这种事儿,历朝历代都有,根据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我在明朝赚大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全本小说只为原作者何物阿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何物阿花并收藏我在明朝赚大钱最新章节第753章 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