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渔父楼”,绝对是京城一等一的大馆子。

众所周知,当年的南唐后主李煜——就是写下“春花秋月何时了”的那位亡国之君,绝对是个名动天下的人物。这位仁兄精通书法、绘画、音乐、舞蹈,诗文的造诣不是一般的高。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除了不会做皇帝之外,这位仁兄完全就是一个鼎鼎大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尤其是他的词,更是独树一帜,是花间派的代表人物。

李煜的词文或是俊秀飞扬,或是婉转低回,或是悲伤哀凉,或是悲伤凄婉,尤其是那首优美凄楚的《虞美人》,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让人拍案叫绝,堪称一代绝唱。

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李煜的诗文就是那种哀伤婉转的调调儿,但这并非绝对,比如说那篇《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就是节奏明快潇洒自在的篇章。尤其是最后那一句“一壶酒、一竿声,快活如侬有几人”,就很形象的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渔家生活画卷,充满了摆脱世俗羁绊脱离名利枷锁之后的逍遥自在。

据说,这篇诗文就是当年的李后主微服私访之时,到了这座酒楼豪饮一场,诗兴勃发之际挥毫泼墨的作品。

这个传说多半是穿凿附会的商家之言,就好像二十一世纪的很多地方小吃,都会想方设法的和乾隆、慈禧等历史名人扯上关系一样,基本就是个商家炒作的噱头罢了。

江南本就是文风兴盛之地,这渔父楼又和南唐后主李煜这样的传奇人物扯上了关系,生意不是一般的好,最大的特色只有一个字:贵。

一道普普通通的鲜藕蒸鲢鱼,到了这里就不能再叫做蒸鲢鱼了,而是以“相见欢”的词牌名命名,据说这道菜最是风味独特,吃了之后就能体会到“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诗家韵味。

还有那道很常见的“春芽黄花汤”,到了这里就改名为“虞美人”,蕴含着“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诗情画意。

不管是多么普通的菜肴,只要和文化扯上关系,价格就贵的离谱。但京城里的文人墨客们偏偏就喜欢这个调调儿,宁可多花好几倍的价钱也愿意做这个冤大头,就好像他们随便花点银子就能和历史上的南唐后主产生精神共鸣似的。

为了凸显风雅的意境,酒楼干脆就把所有的包间全都用词牌名来命名,比如说“一斛珠”“望江南”“菩萨蛮”“鹧鸪天”等等,全都是上好的包间雅座。

邀上三五好友,带上几个所谓的红颜知己,觥筹交错之中诗词唱和一番,真是风雅之极。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我在明朝赚大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全本小说只为原作者何物阿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何物阿花并收藏我在明朝赚大钱最新章节第753章 宦者